国泰航空的麻烦 不止一个!背后的隐形豪门已富过六代
新闻来源: 市界/担扑 于2023-05-25 14:44:09
提示: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
国泰航空又出事了。这家公司过去几年出了不少事情。说到国泰航空,很多人可能并不真正了解。很多人可能以为这是一家中国公司,其实并不是如此。国泰航空背后三大股东,分别是太古集团、中国航空、卡塔尔航空,而真正占据控股地位就是太古集团了。
太古集团可是一家非常庞大的财团,业务种类非常繁多,涉及地产、航运、航空、饮料、工程等等。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在中国瓶装的可口可乐业务就是属于太古集团的。另外很多人喝咖啡会下的方糖也是太古生产的。在中国很多知名的地产项目也是太古集团开发的,比如说成都著名的远洋太古里,还有广州著名的太古汇。
600) this.width=600′ src=”https://web.popo8.com/202305/25/0/1a73f15909type_jpeg_size_500_150_end.jpg”/>
到了清朝末年的时候,施怀雅家族开始来到了远东发展,他们把中国的茶叶、陶瓷、丝绸等商品卖回到欧洲,赚取了巨额的利润。1866年,施怀雅家族收购了布鲁尔洋行,并且改名为太古洋行。
到了19世纪后期的时候,太古洋行控制的航运生意,已经成功控制了中国长江领域的上下游了。当时可以跟太古洋行对抗的只有中国本土的轮船招商局了。之后施怀雅家族又陆续进入了航空、地产、工程、饮料等等领域,获得了巨大的成功。
600) this.width=600′ src=”https://web.popo8.com/202305/25/9/8c83c02f6ctype_jpeg_size_1000_150_end.jpg”/>
香港曾经大名鼎鼎的四大洋行,会德丰跟和记黄埔都被华资给收购了。会德丰在1985年被包玉刚给收购了。几年之前,包玉刚的女婿吴光正也把会德丰跟私有化了。和记黄埔则是在1978年被李嘉诚给收购了,成为了李嘉诚家族成功。
2015年的时候,李嘉诚把长江实业跟和记黄埔成功重组,变成了如今的长和集团跟长实集团。也就是说如今香港四大洋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,而且也就剩下怡和跟太古这两家公司了。
600) this.width=600′ src=”https://mmbiz.qpic.cn/mmbiz_gif/EtVanSjRoKniaiaqFuF4vLibOLr32nvCClyDvI0b4Fj6yRiaHgVeicvLslUTTx0WZiaXCHHEh6z4GYEmESEXhrTknuvw/640?wx_fmt=gif”/>
在持股比例最高的太古股份背后,是拥有180多年历史的英国太古集团,太古股份只是集团下属的一个投资控股公司,主要经营地产、饮料和航空三个重要业务板块。
2022年年报显示,太古股份全年收入914.77亿港元,净利润41.95亿港元,自2020年受外部环境影响大亏百亿后,正处于业绩逐步修复的阶段。
600) this.width=600′ src=”https://web.popo8.com/202305/25/6/24cc61d799type_png_size_1080_130_end.jpg”/>
已有业务之外,太古公司还瞄准了私营保健服务领域,在年报中披露,“未来将继续在私营保健服务领域寻求投资机遇,特别在中国内地的主要城市群一带及东南亚。”
太古股份的这些收入,都从哪些地方赚来的呢?
按地区划分收入来源,太古股份2022年的收入中,有38%来自内地,19%来自香港,合计占比达到57%;如果剔除国泰航空和环球海洋业务,太古股份经常性盈利中则有46%来自内地,34%来自香港,合计占比达到80%。
在国泰航空2020年开始持续亏损的背景下,来自内地和香港的经常性溢利成为太古股份相当重要的业绩支撑。
截至当前,太古公司已经成为香港规模最为庞大、历史最悠久的雇主之一,在香港聘用超2.9万名员工,在内地的员工人数则超过3.5万人,全球员工接近8万人。
2
亏损三年,最难的日子刚刚过去
就像全球众多航空公司一样,过去三年对国泰航空的打击也是巨大的。
业绩趋势来看,直到2019年,国泰航空收入虽有一定波动,但整体已基本稳定在千亿港元的规模,净利润方面有一定波动,但亏损年份也相对有限。
600) this.width=600′ src=”https://web.popo8.com/202305/25/12/96ca6ef20ftype_jpeg_size_1080_150_end.jpg”/>
▲(林绍波。图源/视觉中国)
以2022年和2019年的收入比较,国泰航空已经恢复至四成有余,高于国航、东航、海航30%-40%的水平,但次于南航、华夏航空、春秋航空和吉祥航空,居于中位。
对比当前亏损金额与总收入,国泰航空2022年净利润为-63.98亿元,净利率为-14.03%,是上述多家航空公司中亏损幅比率最低的。作为对比,国航、东航、南航的亏损金额均在300亿元以上,亏损幅度则在37%至78%之间。
所幸国内各大航空公司2023年以来的运营数据都在好转,国航、南航、东航和海航的最新一季报显示亏损已较上年同期有大幅收窄,国泰航空最新4月份客运量数据也显示,4月份载客138.12万人次,单日最高人次5.32万人,为2020年以来新高。
只可惜业绩刚刚有明显好转,就发生了如此不愉快的事情。
3
业绩和管理,都需要“重生”
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国泰航空首次出现类似事件,2019年一位知名电视主持人就曾公开喊话国泰航空,“听说有些人一听到普通话就假装听不懂……no zuo no die”。
但多年过去国泰航空在这方面的管理显然并未有明显改善。
此次事件还有一个细节,即发布视频的博主表示,自己此次搭乘从成都飞往香港的国泰航空CX987航班,使用的机票其实是大湾区赠票。与此对应的,是2023年初香港机场管理局推出的活动,计划派发50万张机票给来自各地的旅客,其中就包括从成都飞往香港的航班。
目前经过多方督促整改,有网友表示自己乘坐24日国泰的航班时,乘务员已经在挨个问机上旅客要不要毛毯,播报则用的是英语、粤语和普通话。
过去几年,国泰航空可以说是热搜上的常客,且多与负面信息相关。
2020年10月,在因管理不善而在全球最佳航空公司排名中跌出三甲后,国泰航空宣布了重组计划,裁员规模达到8500个,占集团总人数的24%,这直接将香港失业率推升0.1个百分点。
在2022年年报开头的主席致函中,国泰航空主席贺以礼表示,“我们一直透过加强香港与内地,及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香港经济发展,角色举足轻重。”
在经济逐步恢复、旅客量快速上涨的当下,国泰航空显然正处于能够快速改善业绩的关键阶段,但如果从更长期的视角来看,如何在更大范围上进行“自我修复”,也是国泰航空需要面对的问题。